下表是中共中央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变化情况,该表说明了
|
原计划 |
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1960年) |
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 |
钢铁产量(万吨) |
2300 |
2010 |
1900 |
煤炭产量(亿吨) |
5.2 |
4.25 |
4.36 |
粮食产量(亿斤) |
4300 |
3900 |
4100 |
棉花产量(万担) |
3300 |
3200 |
3200 |
大中型项目数(个) |
1500 |
1200 |
800 |
A.中央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B.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中断
C.“八字方针”在政策层面上发挥作用 D.国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A 洋务资本 B 民族资本 C 外国资本 D 官僚资本的形成
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是
A 民间航运公司的兴起 B 轮船招商局的正式成立
C 民生公司的成立D 火轮船的发展
导致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B 中国政府的作用
C 人民的努力改变 D 资产阶级的改革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北洋海军
C 创办京师同文馆D 创办轮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