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
| C.科举制和郡县制 |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
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为刘恒,为避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 B.皇帝权力受到侵犯 |
|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
| A.史料解读法 | B.发展的方法 |
| C.比较的方法 | D.全面辩证的方法 |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严格的等级制度 |
| B.天子生活奢侈、 |
| C.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
|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
| A.分封制的衰落 |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 D.郡县设置与秦统一六国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