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11分)下图表示某细胞器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结构是,图中表示了由到的能量转化形式。
(2)A、B含有两类物质。从功能方面看,C表示的物质是。
(3)图中所示的ATP和NADPH在该细胞器中参与反应中的过程。
该反应的整个途径是美国科学家用方法探明的。

(4)若图中NADPH参与上述反应不穿过膜结构,则图中所示的O2用于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至少穿过层生物膜。
(5)某品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如下图(PG表示光合作用速率,R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若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从20℃上升至30℃,则植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吸收CO2的速率将,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回答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问题
甲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图。丙图为细胞3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 甲图中细胞1作用于靶细胞、细胞3作用于细胞2、细胞4作用于靶细胞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依次是

A.激素、化学递质、抗体 B.化学递质、淋巴因子、激素
C.激素、化学递质、淋巴因子 D.抗体、化学递质、激素

(2)若甲图的靶细胞为乳腺细胞,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3)若甲图的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丙中存在_____个如图乙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中信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4)若甲图的靶细胞是体内移植器官的细胞,那么,细胞4的作用会引起机体反应。写出细胞4发挥作用的方式
(5)丙图的细胞中构成①的主要物质是。结构②的存在说明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通过
方式产生的。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 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某学生社团以果蝇为材料开展遗传学实验。已知果蝇中有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其中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体色和翅形基因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
⑴现有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交配,产生子代中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则红眼和白眼中显性性状是
⑵若果蝇中相对性状灰身与黑身用A、a表示,长翅与残翅用B、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3:3:1:1,则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和________。
⑶在体色和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结果不一致的亲本组合性状是
⑷如果将孵化后4 ~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正常培养温度为25℃)处理6~24h,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雌雄皆有的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由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①
⑸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1只突变型(单个基因突变)的雌蝇与1只野生型雄蝇交配,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请你用遗传图解解释该现象,并用简练的文字作以说明(基因用R、r表示,其它字母表示不给分)。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低温或高温)的影响时,细胞的结构会遭到损伤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加,结果细胞内含物会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
①实验材料: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
②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60株,去除残留组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6只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4、5、6号;
第三步:将60株小麦幼苗均分成3组,每组20株,分别置于1、2、3号烧杯中,4、5、6号烧杯的处理措施是
第四步: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去除烧杯中的幼苗。将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 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请回答:
⑴第一步去除残留组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的目的是
⑵请补充上述的实验步骤:
第三步:
第四步: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
⑶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⑷实验的因变量是
⑸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会带来实验误差。在实验的设计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是: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中,给与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将C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内,连续48h测定容器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

据曲线分析,实验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_________;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 ______。
(4)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__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