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 B.民间的传说 | C.史家的学术观点 | D.秦简的记载 |
6.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
| A.在目的上不同 | B.在内涵上不同 |
| C.在表现上不同 | D.在作用上不同 |
5.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
|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
|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
|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
4.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
|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
3.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
| A.与半殖民地工业发展密切联系 |
| B.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 |
| C.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
| D.同西方列强在沪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 |
2.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 B.程朱理学的创立 |
|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