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 B.领事裁判权 |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其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了宋代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
|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
|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
| D.设立三司使,掌握财政权力 |
“……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文中的“选拔制”是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
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主要针对的是
| A.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 B.汉初社会经济凋敝 |
| C.节度使权力过重 | 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嬴政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为自己歌功颂德 | 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
| C.整顿社会秩序,规范称谓 | D.恢复周代的礼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