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罗佐夫斯基曾指出,“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对罗佐夫斯基的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A.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
B.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较量的中心 |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
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利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娣(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表格中的言论集中体现了()
汉武帝 |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侍以生也” |
宋朝李靓 |
“民之大命也,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
①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②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独立发展
③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④农本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 B.推动水利的兴修 |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
A.筒车 | B.翻车 | C.耧车 | D.曲辕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