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二,分析图一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事物,需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将督促厂家加大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的力度,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激励机制。国内企业也要紧盯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大胆借鉴吸收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和做法。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短时间内想让市民们接受并非易事,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清洁环保、低能耗等优点是传统汽车所不能及的,市民们对新能源汽车要多些包容、多些体谅。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在?
2008年国家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物价上涨较快势头得到较好控制,通胀压力减轻。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尤其是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8月份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针对这新情况,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批准到2010年底共计投资4万亿元,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和灾后工程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随后,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跟进公布了庞大的投资计划。对此,人们在欣喜之余,也存有深深忧虑: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何防止由此产生的一些腐败现象?……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政策调整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2008年,中欧关系在碰撞中成长。虽然有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和巴黎的受阻等不和谐音符,但中欧关系在各方面有了新进展。经贸交流合作发展快,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轻工产品等给欧盟消费者带去了不少实惠,欧洲的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文化交流更广泛,使中欧人民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享受到了彼此丰富灿烂的悠久文化。
欧盟同中国都认识到,在21世纪,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都认为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是中欧双方应当勇于承担的时代责任。
结合材料,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评析中欧双方在发展双边关系方面的共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2007年A市与所在省份主要单位能耗指标比较
地区 |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
单位GDP电耗(千瓦时/万元) |
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
|||
2007年 |
降低率% |
2007年 |
降低率% |
2007年 |
降低率% |
|
A市 |
1.01 |
3.08 |
1312 |
-2.09 |
1.56 |
1.59 |
全省平均 |
0.86 |
3.52 |
1247 |
-2.06 |
1.43 |
1.90 |
注:2007年A市的GDP增长率为11.4%,位居全省前列。
材料一中的图与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人们在购买这些商品时都要花费一定数量的货币。在这里“货币”执行了( )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职能
C.支付手段的职能 D.流通手段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