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A.计划经济的盛行 | B.改革开放的起步 |
|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
| 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
| 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
|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表(部分)
| 时间 |
建交国家 |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睦邻友好
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 A.抗日战争使苏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
|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
|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
| D.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