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朝台谏官实行宰执不预原则,但在北宋元祐年间,执政司马光却“密荐”过台谏人选。对此,同为执政的章錞批评说:“此首为乱阶,今虽未有害,并时奸邪大臣,与之结党,恐非社稷之福。”据此可以判断:

A.北宋执政大臣派系斗争激烈 B.北宋的台谏官员归皇帝直辖
C.台谏制度破坏导致政治腐败 D.北宋时期台谏机构相对独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孙中山在1923年提出:“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借,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待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孙中山认为民主政治推行的关键是

A.实行地方自治 B.分阶段逐步展开
C.直接参与国事 D.保障人民的权利

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归纳出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表现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B.说明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D.找到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