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规定,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有选举执政官的实权,但只有第一等级的人才有被选举权,执政官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公民大会对于“四百人会议”的决议,也有最后的否决权。在雅典最盛时代,约有9万的自由公民,除了女性和儿童外,能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公民有三四万人。……农民和城市贫穷的手工业者很少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因之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有4000至7000比较富裕的人们而已。
--------摘编自李天轱《古代希腊史》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梭伦改革中有关公民大会规定的认识。
材料二 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英国的改革模式与和平发展之路非常具有典型性,它说明政治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进行。
----摘自刘宣照《浅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议会改革的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但国会两院又能以三分之二多数否定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必须经过参议院的批准。国会可以通过弹劾将总统或法官免职,但必须达到三分之二多数。总统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但法官上任后只要忠于职守,便可终身任职。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通过总统签署的法律为违宪而非违法,总统和国会都必须服从法院的判决。但最高法院无权否定宪法修正案,国会若要否定最高法院对于某项法律的违宪判决,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国会还有权对玩忽职守或犯罪的法官提出弹劾。
------据美国1787年宪法改编
(3)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何特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运行机制?
材料四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重要历史人物以特殊的地位,独到的眼光,推动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某班同学举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人物展。结合展板内容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板一李鸿章办“洋务”
展板二罗斯福的新政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创办的洋务企业所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列举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来缓解经济大危机?
展板三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讲话的重要意义。
材料: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施计划中描绘了以广州为龙头的南方经济区的设想:广州位于广州河汊之顶,为在中国最肥饶之冲击土壤。此地每年有三次收获,二次为米作,一次为杂粮……此河汊又产最关味之果实多种。……此所以纵有河汉沃壤所产出巨额产物,犹须求多数之食料于邻近之地与外国也。若在吾国共同发展事业计划之下,使用机器,助其工业,则广州不久复其昔日为大制造中心之繁盛都会矣。……以世界海港论,广州实居于最便利之地位。既已位于此可密航行之三江会流一点,又在海洋航运之起点,所以即为中国南方内河水运之中轴,又为海洋交通之枢纽也。《建国方略》还提到:就国际发展食物生产计划言之,须为同时有利益之下列二事:一测量农地;二设立农器制造厂。……设立农器制造厂欲开发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中国工价甚廉,煤铁亦富,故须自制造一切农器,不必由外国输入。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认为南方经济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农业现代化设想为什么在当时无法充分实施?
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3年各国科研经费中国家投入所占比重
美国 |
联邦德国 |
法国 |
54% |
47.1% |
56.4% |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材料四:
材料五: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各种合同组织各大学、工业公司和政府研究单位来完成科技计划、贯彻政府的科技政策。美国的科技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2)重视对大学教育和研究经费的投资。(3)促进政府研究中心、工业公司与大学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4)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人才。
材料六:苏联有关科学研究的方向、计划、经费等问题,均由国家科委协助部长会议审查、批准和发布。各部门按指令性计划完成任务。这种管理体制曾有力地保证了一些高技术项目研制成功。但它的弊端是科研与生产脱节,新技术成果难以投入生产并转化为商品。此外,靠发布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选行管理,使科研工作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微观科技活动效率低下。
——《世界现代经济史》
(1)据材料一所示图片,概括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世界历史发展的突出变化。
(2)据材料三、四及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原因及影响。
(3)据材料五、六,比较美国与苏联科研体制的不同点及其带来的影响。
(4)以上国家发展科技的经验,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到秦统一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同时经过法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种文明的政治经济特点。
材料三……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的主要目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先导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迫使中国“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的。
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1)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
治有何明显不同?
材料二 17—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2)英、德、美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4)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