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A.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 错误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相统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 (1865~1895)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第五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以上言论最可能出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