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亚洲 | B.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D.有利于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 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 D.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
有人在评论某文学风格时说:“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梦幻世界。”此文学风格是
A.古典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现实主义 | D.浪漫主义 |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 D.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
亚里士多德说,在极端民主政体中,“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一旦群众代表了权力,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群众即被他们所摆布,他们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A.需要分化公民大会权力 | B.法律应该体现群众意志 |
C.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 | D.平民领袖成为民主威胁 |
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热点,下列某一时期关于汉字的的评述,
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
对此评述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书写麻烦,难以辨别,应当废除 |
B.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 |
C.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 |
D.上述评述说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