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西南部地区图
材料二: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10月04日前规划的、预计在2015年全部建成的调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主要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问题。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汉济渭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秦岭隧道,因隧洞过长、过深的特点无法改变,同国内外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隧道相比,在难度上均有超越之处。另外,隧道因过深过长的特点,施工期间如何通风成为该工程的制约性问题;而秦岭地质环境复杂,岩石种类繁多,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岩爆、突然涌水、围岩失稳、围岩大变形、热害等问题;在施工运输和排水保障上,成本较高,对工程进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大,其复杂程度超过其他隧道工程。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
(2)分析并比较图中河流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
(3)评价图中引汉济渭工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8 分)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下表是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
材料二: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___为中心,向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6 分)
(2)根据材料二,南海地处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
。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 M 航线(如材料二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6 分)
(4)分析 N 国(见材料三)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多瑙河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布加勒斯特、伊兹梅尔、康斯坦察三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和月降水分配柱状图(曲线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小李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判断图中三个城市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争论不休,下面是两位同学各自的观点:
小李:图中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明:图中三个城市分布在欧洲东部,年降水量较少,且甲、乙两城市的最冷月气温都低于O℃,因此,三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比较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3)多瑙河——黑海运河全长64公里,是连接北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试评价图示地区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
图15为某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处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B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长期以来A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原因是什么?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局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因素方面评价其发展条件。
(2)分别指出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3)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乙地柑桔生产的有利影响。
图甲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乙是该城市2008年不同地点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市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
(2)该市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偏西 B.西北偏北 C.东北偏东 D.偏北
(3)由此可知,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城市
A.上海 B.孟买C.新加坡 D.伦敦
(4)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