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中,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A.八路军 | B.东北抗联 | C.中国工农红军 | D.国民革命军 |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
B.《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D.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亡国 | B.革命 | C.帝制 | D.尊孔 |
《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在1854年翻印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
C.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
D.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
明朝蒋以化《西台漫记》载:“我吴市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雍、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织则腹枵。”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材料主要反映了吴市地区手工业的生产状况 ②材料说明吴市地区手工业分工较细③材料说明吴市手工业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材料说明小户已完全依赖大户而生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