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
答: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
【金】段克己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被时人同为“二妙 ”。金亡后,终不仕元。
②律残无射(yè):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固山①看大江
孔尚任
孤城铁瓮②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注:①北固山:山名,在今江苏镇江东北长江畔。②铁瓮:铁瓮城,镇江城别名,言其坚固如金城,故名。
(1)试分析第二句中的“坐”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嘉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节,后人尊为“茶王”、“茶神”。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