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比中国先进 | B.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
C.国家领导人的志向不在于此 | D.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了民族性格 |
下列表述中,使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受到直接破坏最严重的是
A.新航路开辟 | B.种族灭绝 |
C.购卖黑人奴隶 | D.自然灾害严重 |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这里的“革命”是指
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 B.给印度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C.推动印度民族起义爆发 | D.在印度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1628年,荷兰人曾经自豪地说:“以前处于尼德兰统治之下,是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荷兰是尼德兰的殖民地 | B.荷兰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
C.荷兰成为殖民大帝国,拥有大量的掠夺来的财富 | D.荷兰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
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 | C.价格革命 | D.文艺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