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的“今日”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际 | B.《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
C.八国联军侵华之时 |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十月革命的胜利 |
C.“二月革命”的爆发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D.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