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形成过程,A.b表示单体,A.B表示多聚体,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b是           ;A是           ,B是          
(2)a形成A的过程是在       上进行的,这种化学反应叫              
(3)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               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液体[ ]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这是因为______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
(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和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如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组成(填序号);D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填序号)。
(2)②与①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3)④的流动受到阻碍,人体将会出现现象。
(4)若图中C为肌细胞,则它所利用的O2直接从[ ]中获得。
(5)①②③④中,CO2浓度最高的是(填序号)。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对该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观察并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下表不填写,只作为统计用)


野生型
突变型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雄性小鼠


A
雌性小鼠


B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位于
③如果A=0,B=,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
且位于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 a、c分别表示
,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约为,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比例约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