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
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③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唯一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
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时期 |
西汉 |
三国 |
西晋 |
唐前期 |
福建郡县数 |
会稽郡南部 1县 |
建安郡 9县 |
建安.晋安 2郡14县 |
福州等5州 28县 |
A.汉至唐前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郡县制在福建的实施始于西汉
C. 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
D. 汉至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管理机构日益增加
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这表明( )
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 |
B.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 |
C.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
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 |
读下面二幅20世纪50年代有关美日关系的漫画,分析美国这种做法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了推行全球扩张 |
B.为了彻底消除日本法西斯势力 |
C.为了日本经济复苏 |
D.为了将日本变成其势力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