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的标志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的是()
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外国资本主义②本国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帝国主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