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的标志 |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杜鲁门曾说:“地缘政治制图学方面的练习,它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话来描述国际图景,以此来为即将实行的复杂的遏制战略铺平道路。”这里的“遏制战略”是指( )
| A.雅尔塔体系 | B.冷战政策 |
| C.杜鲁门主义 | D.马歇尔计划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日本和美国分别建交。这些成就( )
| A.完全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 B.体现了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 C.结束了两极格局 | D.体现了外交的独立自主 |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洋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②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③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祖国大陆此观点()
|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
|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航和通商 |
| C.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 |
|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
申纪兰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3月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中有()
| A.“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D.“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