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图中拟核中重要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A和B在结构上不同于C、D结构图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 ;A、B、C、D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需要与其他分化的细胞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的细胞是 。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生活的生物。C与D在细胞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4)C、D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性。
下图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CO2吸收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
(1)该植物呼吸速率为每小时释放CO2mg/dm2。
(2)d点表示。
(3)若该植物叶片面积为10dm2,在光照强度为25klx条件下光照1h,则该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为mg;积累的葡萄糖为mg。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A、B、C共有的细胞器是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
[ ]发生分离所致。([ ]填图中标号)
(3)从B图的染色体行为上可以断定,该细胞正处于时期,该细胞称为。
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某个特定阶段,图中①②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
(1)病原体进入细胞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2)MHC—Ⅱ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主要分布于人体某些细胞的表面,参与MHC—Ⅱ加工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3)图中a为引起免疫反应的,通过MHC—Ⅱ的作用,该物质暴露在细胞膜表面。
(4)某人进行肾脏移植手术10天后发生排斥反应,这是图中_________(填序号)细胞所起的作用。
(5)据报道,“中国一号”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非常好”,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__________免疫,以消灭可能入侵的HIV。
(6)右图曲线A表示病毒A进入人体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第8天,再次感染该病毒,图中表示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
下图表示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温室中某种C3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②在24小时内,植物内积累有机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③在一天内,植物积累有机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图形面积表示,如SOABC)
④一天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含量最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时刻。此时,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产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别于E、G两点对应的时刻,取该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制切片,经碘液染色,观察叶肉细胞的颜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改进,实验结果是E点比G点颜色__________(深、浅)。
⑤让光照下的玉米植株处在含适宜浓度的14CO2的环境中,14C在C3、C4、C5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
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有尾。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人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蝌蚪等分成三组,分别放在3个盛有2000mL提前晾晒3天的自来水和适量金鱼藻的烧杯中,分别标号甲、乙、丙。
②向甲烧杯中加入5毫克甲状腺激素,向乙烧杯中加入2.5毫克甲状腺激素,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丙中不投药作对照。
③三组放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按要求换水和喂食。
④每天测量蝌蚪身体的长度,并记录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曲线A、C分别为哪组实验的结果A:__________C:__________
(2)曲线B绘制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类饮食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请从激素的关系和作用角度简要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的体温将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举一例能促进体温升高的激素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