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4.2%

材料二 已开启的“十二五”,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中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到“民富”的“美丽转身”。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诚信经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5年,某市农村加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15年3月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虑:“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行为,为什么政府还要操这么大的心、用这么大的力呢?”李克强总理回答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既然是改革,当然蕴含着新的理念和意图。同样也正因为是改革,就不能以惯性思维去评价和衡量。政府‘操心’创业创新,并不是‘越位’,而是在承担一种全新的责任,这种责任根植于当下的需要。创业创新的主体当然是企业和个人,但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
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 分析政府在清障搭台、激发市场活力中应该如何作为。

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主要告诉我们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要正确把握对立统一关系
C.新事物是在前进中成长的
D.价值选择因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异

2014年11月13日,欧洲宇航局“罗塞塔”号探测器释放的着陆器“菲莱”成功登陆目标彗星,这是太空探索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着陆彗星。“罗塞塔”号探测器如果能在彗星上找到有机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质,将大大推进人类探求地球生命起源的进程,解决地球生命起源的亘古未解之谜。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