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冶炼和电子工业中,钙常作为空气的除气剂,以除去微量的氮氧气。一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钙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取一定量的钙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充分燃烧,燃烧时火焰呈砖红色,燃烧后得白色固体M。将M研细后称取4.84g放入锥形瓶B中,滴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反应,通过下图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而推算白色固体的成分。
(1)用洁净铂丝蘸取CaCl2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现象为__________。连接A和B的导气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所加颗粒状固体是_______________。
(2)量气管D、E中应加的液体是_________。
A.水 B.四氯化碳 C.乙醇 D.盐酸
(3)实验中,B瓶壁发热。B中反应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气体体积时,正确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取D中气体体积时,B、C中仍有少量产物气体,是否影响应该测得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D中得到气体448mL(已换算为标况),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4.84g固体M中的成分(填化学式)及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9分)某无色待检溶液A中含有K+、Cl-、OH-、SO32-、SO42-,为检验确认其中所含的各阴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④⑤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无色溶液A中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白色沉淀A中加入的试剂②改为试剂③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 mg·L-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可以加入过量试剂①,试剂①最好选用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假设海水中镁元素全部存在于MgSO4中,则海水中MgSO4的含量为____mg·L-1,若某工厂每天生产1.00 t镁,则每天需要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L。
(8分)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来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
(8分)下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4.6 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取________mL的该硫酸。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4.6 mol/L的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
②容量瓶用1 mol/L稀硫酸润洗________;
③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___。
(4)常温下,某学生取出少量试剂瓶中的硫酸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几片铝,结果铝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也未发现铝片溶解,试帮助该同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某药品质量约为32 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若用“↓”表示在右盘放上砝码,用“↑”表示将砝码取下,在下列表格内,用“↓”和“↑”表示相应砝码的放上或取下。
50 g |
20 g |
20 g |
10 g |
5 g |
(2)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下图操作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实验时下图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偏高、偏低、无影响”表示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①用量筒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②将量取液态溶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③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