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有利也有弊,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6分)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有理有据。不少于一百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苦难十四年,鬼子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请回答;
(1)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4分)
(2)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在“苦难十四年”间日本侵华的其他史实(至少2件)(4分)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1)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2)商鞅最后惨遭五马分尸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识读战国形势图并回答问题:(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B
C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哪个朝代实行的?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国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