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包拯,庐州人,天圣朝进士,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包拯因科举走上仕途,曾当谏臣 B.包拯曾经参与管理过国家财政
C.包拯曾主张朝廷垄断盐业市场 D.包拯鞠躬尽瘁,最终死于任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尔塔体系形成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

A.美苏抗衡,争夺世界霸权 B.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两大阵营对立
C.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势均力敌 D.美国居霸主地位,苏联在政治、军事上与美国抗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邱吉尔所说的铁幕下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2)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3)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②“铁幕”演说③马歇尔计划④北大西洋公约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东欧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社会党的领导和苏联的援助 B.共产党力量的强大和苏军的配合
C.依靠苏军力量和本国人民力量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苏联的援助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D.英、法、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