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曰:“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
【注】①将丧:护送灵枢。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胡宪,与朱熹游游:交往 | B.逮至一无所得逮:逮捕 |
C.移疾杜门杜:关闭 | D.为粥以食饥者食:给……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拘汾于兵家所赵尝五战于秦 | B.乃以布衣入见今君乃亡赵走燕 |
C.遂以迎亲请归举匏尊以相属 | D.委以后事而诀拔剑切而啖之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魏掞之正直的一组是
①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②特诏召之,掞之力辞 ③日进诸生教诲之
④今乃专以空言取人 ⑤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 ⑥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
A.①③⑥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掞之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后因其德行被征召入朝觐见皇上,他的建言受到皇上赞许,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
B.魏掞之任职太学期间,改变先前学官陋习,亲自教诲学生,改善学舍条件,让学生深受感动和激励。 |
C.魏掞之主张太学应把培养学生德行和传授经学知识放在首位,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 |
D.对于登门拜访的后学之士,即使略有才能,魏掞之也竭力举荐成就他,但也因此招致有些人的诋毁。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属:写作 |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候:安抚 |
C.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赉酒具赉:携带 |
D.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舆:抬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便就酌,醉而归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 |
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既自以心为形役 |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乐琴书以消忧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庶民,百姓。 |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 |
C.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
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俯伏思量。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C.①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D.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意在表明对于普通臣民来说,孝比忠更重要。 |
B.第一段中“况臣孤苦”上承课文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 |
C.第二段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结尾说刘“保卒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 |
D.文章前两段侧重在虚实中动之以情,所选这两段则侧重在陈情中晓之以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 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
C.槛送京师槛:栏杆 | D.以英略自诩诩:夸耀 |
下列各项,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起家为赵王属为之不流 |
B.迥怒其不同己仲文知其怠 |
C.溃围而遁 倍道而进 |
D.以讨檀让 檀让以余众屯城武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仲文幼年爱读书,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卓异豪爽。一被征召出来就做官,不久就被升迁。 |
B.尉迥多次派部下攻打于仲之,在与宇文胄的较量中,于仲文弃城突围,最终只有少数人存活下来,于仲文失去了三子一女。 |
C.于仲文深谙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佯装失败,麻痹檀让,趁其骄傲之时两侧夹击,重创檀让,最终趁其松懈之时打败了他。 |
D.于仲文博览群书,有勇有谋,功勋卓著,朝廷为之刻石记功,名垂青史。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2)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我決起而飞決:疾速的样子 |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去,往则芥为之舟芥:芥子 |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坳:凹陷不平 |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B.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水浅而舟大也 |
C.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南冥者,天池也 |
翻译文中画线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注:两处“适”均通“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即墨距燕。距:抵抗。 | B.齐人未附。附:归附。 |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 D.而城中鼓噪从之。鼓:指击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焉用亡郑以陪邻 |
B.遣使约降于燕。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2)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