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 |
| 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
| 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 |
| 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 |
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是
①太原会战②百团大战③徐州会战④枣宜会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③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
|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
|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
|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
|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
|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