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持续一百多年的“礼仪问题(围绕中国天主教徒对祖先的崇拜,对孔子的祭祀,关于天主的译名等问题展开)的论争成为中国哲学传入欧洲的绝好机会,它带给欧洲思想界极大的刺激,带来反神学、反宗教的理论武器,这一无神论的儒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中国变成十八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孔子的哲学理性观也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遂及于法德英各国,虽然各国所受影响不同,而要之以异端的孔子作为他们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讲演《中国文明》也说:“当余发现十八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国之事实,余极感欣慰。……十七世纪中叶耶稣会友,群将中国经籍译成西文,中国儒家人性本善之哲学乃得以输入欧洲。吾人皆知彼启蒙时期之哲学家,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诸种进步运动导其先后者,固皆深有感于孔子之学说,而曾三复致意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约瑟教授“……极感欣慰”的理解和认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为朱德、彭德怀,共编为三个师,全军共四万五千多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全军共一万零三百多人。
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诚意。
请回答:(1)国共合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的?
(2)这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合作方式有何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维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相对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的敌后战场有何特点?
(4)举两个实例说明,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过了太平天国运动。比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上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材料二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扩张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从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两个方面回答,2分)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还有哪些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有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