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⑴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cm。
⑵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1分)
⑶按如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每空1分,计5分)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
2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
3 |
15 |
||
4 |
5 |
3 |
⑷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⑸若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成像在光屏的左上角。若要通过调整透镜让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向(右下,左上,右上,左下)调节。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
(2) 小刚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
(3)研究完平面镜成像后,小马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厚度均匀)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直到与像的位置__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的正倒;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
光屏上的像 |
玻璃后的像 |
|
很近 |
无 |
缩小 |
正立 |
较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很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④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
同学们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摆球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前,小玲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玲和小燕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B.0.8m的细线、C.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⑴为了验证小玲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⑵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选用的器材是(填器材前的字母):
⑶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⑷除了小玲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每空1分,2分)
①;
②。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错误一:___________(填代号)
正确的做法:。
错误二:__________ (填代号)
正确的做法:。
在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I)小丽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测量石块质量时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
(3)在量简中装入50ml的水,把石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为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