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错意也 ②以头抢地耳
③秦王怫然怒 ④长跪而谢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扶苏因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
B.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公输(节选)》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下列各组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何命焉为/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B.公输盘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C.吾义固不杀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D.愿借子杀之/每假借与藏书之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从“不可谓智”、、、、“不可谓知类”等五方面责备公输盘助楚功宋的不义。(请用原文语句填空)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以时间之长来表明路途遥远,更加突出墨子的惊人毅力。 |
B.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 |
C.墨子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 |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 |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①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注释:①衅:战祸。②尼:劝阻。③趣:催促。④相勖:勉励他们。⑤置:停。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官:________②既至吴淞既:________
③弹丸咸集于西炮台咸:________④曾不少却少:________下面哪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同“其戚友尼之”中的“之”一样?()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B.弥留之际 | C.乃记之而去 | D.近卒泣陈劝之 |
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
B.这篇短文介绍了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廉节而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
阅读《李氏之鸠①》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②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④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注①鸠(jiū):鸟中的一种。②僮婢:僮仆婢女。③贾:做买卖。④易:交换。⑤绐(dài):哄骗。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过于鹦鹉,甚慧()②鸠觉其意()
③至贾家,则舍之去()④鸠竟不食()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以十金易焉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C.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全文后,你认为,鸠鸟身上具有什么美好的美德?
【甲文】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一日,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使者,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乙文】……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使者反反:②终再拜而辞辞:
③坐盗坐:④寡人反取病焉病: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景公使使者至 / 晏子使楚 | B.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之家 |
C.请以奉宾客/ 以其境过清 | D.生于淮北则为枳 /青出于蓝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从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明年越:经过 |
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属于 |
C.把酒临风临:面对 |
D.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 |
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借为岳阳楼作记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
B.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为岳阳楼作记,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 |
C.范仲淹为岳阳楼作此记,着重记载了重修岳阳楼的意义,盛赞巴陵胜状美景。 |
D.范仲淹对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是为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