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
①学科越来越多②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④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已经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其全盘否定所完全不同的评价。下列评价与当今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不太吻合的是
A.当时国家得以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
B.压抑了党内和社会政治民主,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当时国家面临的问题 |
D.在军事年代建立起的斯大林体制能集中资源用于最主要的地方 |
斯大林在1943年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斯大林的“坟上”的原因不包括
A.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
B.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对农民取多予寡 |
C.侧重指导性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引导 |
D.实行单一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此时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
②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③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表反映的是某些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人均粮食产 量(千克) |
人均肉类产 量(千克) |
1928—1929年 |
470 |
35 |
1930—1932年 |
460 |
20—25 |
1933—1937年 |
440—1450 |
15—20 |
1938—1940年 |
420—-430 |
25 |
A.“大肃反”波及经济领域 B.农业为工业化交纳“贡税”
C.西方对苏联实施经济封锁 D.苏联经济孤立于世界市场
1922年,苏俄政府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