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下列有关这两次大规模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B.都以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
C.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D.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时期
注册公司数
资本总额
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
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1903-1908年
127家
5122万元
21家
40.5万元
1913-1915年
124家
2442万元
41家
19.6万元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材料反映出严复()

A.主张以进化论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
B.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C.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富强的根本
D.批评洋务派存在“遗其体而求其用”的错误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B.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