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
材料一 中化新网讯2013年10月24日报道,江西省工信委通报了11个行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第三季度进展情况。2013年,江西省共有89户工业企业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炼钢、铜冶炼、铅蓄电池等11个行业。截至目前,89家企业的淘汰生产线均已关停,其中56家企业的淘汰设备已完成拆除。江西省工信委要求,各设区市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要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表》;对还未拆除设备的企业,确保淘汰设备于年底前拆除。发挥政府部门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政策、新标准的研究制定建言献策,积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材料二 2013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80倍,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民出现恐慌性屯水购水,超市瓶装水被抢购一空。此次污染事件的传播一共出现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 |
舆情发展 |
事情经过 |
第一阶段(1月19日-1月24日) |
舆情静默期 |
媒体开始报道,但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危机应对动作,信息处于封锁期 |
第二阶段(1月25日-1月26日) |
舆情上升期 |
涉及镉污染信息大量出现,官方关于镉污染信息处理较为模糊,加剧了居民的恐慌性购水 |
第三阶段(1月27日-1月31日) |
舆情爆发期 |
媒体报道转载频繁,政府发布了镉污染处理响应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镉污染情况得到控制 |
第四阶段(2月1日-2月3日) |
舆情稳定期 |
官方通报新进展,民众强烈关切,政府回应民众的疑问 |
第五阶段(2月3日后) |
舆情衰退期 |
污染防控取得成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但媒体继续进行舆情追问 |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江西省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14分)
探究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上述内容后,决定开展“提高道德修养,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观点展示】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依靠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来推动,高中生当前的主要任务则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重在实践】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被无数道德模范感动着,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道德模范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
(2)为切实推动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
角度 |
实际行动 |
理论支撑 |
文化生活 |
2012年9月23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一位院士的最后时刻”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他,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扎根那戈壁滩……”远在西北大漠,有一个以马兰命名的核试验基地,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为打造我国的和平之盾而努力。林俊德,便是马兰人中的一员,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他把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当做毕生努力的目标。在他生命的最后3天,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把生命的全部献给祖国。这就是“热爱祖国,忠诚使命,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它激励着无数人用汗水与牺牲,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基石的理解。
为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民建中央组织“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调研组先后赴全国13个省市,在深入企业调研和与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材料一: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这和企业的短视行为和缺乏凝聚力有关。为此报告强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应自觉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发展中。
(1)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6分)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青春飞扬”文艺演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图片展示、“爱我中华”诗朗诵比赛,一些企业还推出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专刊”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既对开拓职工视野、提高职工爱党爱国思想觉悟具有积极作用,也充分展现了企业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企业积极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的手”的制约,“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速“翻新”的发展道路。某校高一(8)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政府提出了努力谋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强城市基础,做好新农村建设,致富一方百姓来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工作要求。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