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部分行业)单位:元/人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农林牧渔业 |
10847 |
12560 |
14356 |
16717 |
19469 |
制造业 |
21144 |
24404 |
26810 |
30916 |
36665 |
教育 |
25908 |
29831 |
34543 |
38968 |
43194 |
金融业 |
44011 |
53897 |
60398 |
70146 |
81109 |
图 2007——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的必然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就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召开的山东省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再次将“齐鲁文化”提升到一定高度,称之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齐鲁文化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并包含有丰富的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德法互济等政治主张。齐鲁文化中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兼爱非攻、求同存异、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要大力弘扬齐鲁文化,对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挖掘和阐发。
材料二: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某市,是齐鲁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该市积极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他们利用自身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体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1)说明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市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
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把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的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经过了深入论证、专家评估、国务院审议等慎重研究决策的过程。
——实现政府权力大“瘦身”,“放”“管”结合,该管则管,该放则放,防止出现政府对于市场干预过多、限制社会发展活力、管理服务效率低等问题。
——公布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听取社会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此举被认为是政府“晒”权力清单、亮“权力家底”。
材料二: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要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真知:顶层设计是在一定的理论、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政策、规划,从上到下,层层贯彻落实。
(1)据材料一,分析政府在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过程中一系列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2)据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说明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1为2001-2013年我国与美国最终消费率变化对比情况
注: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最终消费率反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多数发达国家消费率在70%-80%之间。
图表2为2001-2013年我国与发达国家部分经济数据的对比
材料二: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专家支招有三:第一,让居民“有钱可花”。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二,让居民“有钱敢花”。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第三,让居民“有钱共花”。这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
(1)分别说明材料一中图表1、图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专家支招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