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制日报》载文指出:法治本身的含义是指“法的统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只有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人数最多的部门。因此,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
(1)什么是依法行政?(4分)
(2)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1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执政党和我国政府践行的现实理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积极加强调控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5%。全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与4月份持平。其中,5月份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面对如此经济形势,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再创历史新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8%。
材料二:科学民主执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框定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基本路径,其中的新思路和新战略颇为引人注目。与之前的规划相比较,“十二五”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过去更多追求“国强”,而现在则更多强调“民富”,这体现出了一种执政理念的变化,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国强”向“民富”转型,让民众能够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真正实现国强民富。
(1)解读分析材料一中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党的执政理念由过去更多追求“国强”转向“民富”的依据。(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钓鱼岛纠纷激起民间强烈反响,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众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
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材料二:《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振兴我国汽车产业政府应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最高涨幅。有专家分析认为,食品价格起伏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农民和百姓的切身利益。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食品价格“过山车”的问题呢?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食品行业的发展在保障供给、扩大需求、抑制通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关注将促进食品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不仅如此,在食品价格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也让人提心吊胆。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食以安为先。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如何理解“食品价格起伏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农民和百姓的切身利益”。(6分)
(2)就解决食品价格“过山车”问题,政府应如何履行其经济职能。(4分)
(3)从《文化生活》角度如何理解这条“短腿”?(4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法律规定言论出版自由不得藐视法庭;法国《人权宣言》在强调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求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而美国对言论、出版和结社自由的限制十分严格,仅对一般性的语言的限制就有20多种,更不用说滥用这些自由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了。
材料二:在当今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手段多样的时代,人们自由表达观点与意见的渠道更加畅通、更加丰富,这对于实现公民言论自由大有好处。然而,随之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有的人在网络媒体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有的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视听,并称“这是我的言论自由”。
(1)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2)就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几点建议。(6分)

(11分)材料:2011年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会议强调,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1)联系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