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画策>记载:“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鞅认为
| A.以民为本,放宽刑罚 | B.以法为本,注重教化 |
| C.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 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
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 A.颁布《资政新篇》 | B.掀起义和团运动 |
| C.主张“中体西用” |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扩大资本输出 | B.发动战争,扩大侵略权益 |
|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中共“一大”(1921年) |
中共“二大”(1922年) |
|
| 中国社会性质 |
未阐述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革命目标 |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
| 革命对象 |
资产阶级 |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 革命力量 |
工人、农民和士兵 |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宣读的《北京学生界宣言》开篇就写道:“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 激起国民民族意识觉醒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 B.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
| C.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上街演讲的北大学生 |
|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