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
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 )
A.“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
B.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 |
C.“入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 |
D.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
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
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
中共八大期间,周恩来做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他指出: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这将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据此可知“报告”认为( )
A.自由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B.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
C.部分产品按照市场需求可自由进行生产 |
D.自由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 |
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