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有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
同化总量 (×106 J) |
储存能量 (×106 J) |
呼吸消耗 (×106 J) |
a |
900 |
200 |
700 |
b |
100 |
15 |
85 |
c |
15 |
2 |
13 |
d |
18 |
60 |
12 |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106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___法,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上。这种导入方法首先必须用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感受态细胞。
(3)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卵细胞中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2014年)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 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 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屑于 。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________,还能破坏DNA的结构。
(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 _换成___ _,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 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和_______。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____。
(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多选) 。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2013年)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中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 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 /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 ,直接导致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 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作用。
(3)进一步研究表明,巨桉对某山区的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菊苣的影响相同。若在此地区大面积种植巨桉,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