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常用红磷与干燥的Cl2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红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O2会生成POCl3(三氯氧磷), POCl3溶于PCl3,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5 |
POCl3 |
2 |
105.3 |
请答下面问题:
(1)B中所装试剂是 ,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D装置的曲颈甑中加入红磷,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后,关闭K3,加热曲颈甑至上部有黄色升华物出现时通入氯气,反应立即进行。通干燥CO2的作用是 ,
(3)实验制得的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红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4)C装置中的K1、K2的设计也出于类似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实验时与K1、K2有关的操作是 。
(5)实验后期关闭K1,打开K2,将气体通入C装置中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X。某同学设计实验来确定溶液X中含有的某些离子,请补充完成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
溶液X中含有Na+ |
② |
|
溶液X中含有Cl- |
(5)玻璃管之间的连接需要用到胶皮管,连接的方法是:先把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甲同学将装置A的示意图画成右图,该示意图中明显的错误是 。
写出下列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2+。试写出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取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 ℃时利用空气中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取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得出三种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取提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②_____;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提取碘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 [ ]
A.甲苯、酒精 |
B.四氯化碳、苯 |
C.汽油、乙酸 |
D.汽油、甘油 |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
醛可与NaHSO3饱和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的原料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1)若氯苯中含有杂质苯甲醛,要除去此杂质,可作用的试剂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分离的方法是____。
(2)若使CH3—CHOH—SO3Na转化为乙醛,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分离的方法是____。
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2-离子。甲的实验为:
(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____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乙的实验为:
(2)丙认为乙的实验也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若含有____(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丙的实验</PGN0055B.TXT/PGN>为:
若丙方案合理,则回答:
(3)其中试剂Ⅰ是____,现象Ⅰ是____。
试剂Ⅱ是____,现象Ⅱ是____。(若你认为丙方案不合理,以上回答可以不填)。
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气体流向,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
实验所用的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NaCl、Na2O、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馏水。
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有____。
(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____,其作用是____。
(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制取Y气体的D装置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制取Y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当F中充有一定量气体后,D停止送气,A停止加热,并立即关闭两个活塞,这时若将F汉入冰水中,可看到F中的现象是____,其原因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