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填“原料”或“产物”)。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苗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了。
(5)本实验设计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试验:
1 |
2 |
3 |
4 |
|
处理方式 |
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
不洒水,拧紧瓶盖 |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拧紧瓶盖 |
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
放置环境 |
25℃,有光 |
25℃,有光 |
25℃,有光 |
4℃,有光 |
实验结果 |
种子萌发 |
种子不萌发 |
种子不萌发 |
种子不萌发 |
(1)1号瓶与2、3、4号瓶都只有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_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其他条件_______与号瓶相同。
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____________作用。
(3)甲图中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图中B种子与乙图中______种子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6)甲图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保存时间最长的是____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10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青蛙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其方式是(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特点是。
(3)该小组同学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组蝌蚪比B组蝌蚪生长发育快。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如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3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这说明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象还可以证明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