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亚太各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动态平衡的链条中,每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连锁反应。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以自身发展带动他人发展,以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传导正能量,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说,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和万事兴,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愿意同所有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也希望亚太各方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为什么倡导亚太地区应该寻求联动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亚太各国构建“和谐亚太”提出合理化建议。
B市“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高速增长的背后,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摒弃粗放发展及重量轻质的发展理念,把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并下决心收缩楼市、车市等曾经的经济增长支柱,转而重视人才、科技,发展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使全市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提高,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呈现出就业稳、能耗降、排放减、劳动生产率高的发展特点。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政府要从八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2)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要抓好材料三中政府的八项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
材料一:如下图。
2006-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个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对于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请简要分析“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9 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材料二: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排(%)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山东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首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