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
白花 |
乳白花 |
黄花 |
金黄花 |
基因型 |
AA |
Aa _ |
aaB _ aa D_ |
aabbdd |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 ,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 。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 ,池塘中的植物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导致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
A.甲占优势 |
B.乙占优势 |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
D.不能确定 |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在此过程中 (填植物激素名称)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 。
(3)采收后 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的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 的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实成熟后期调节 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血糖浓度,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 ,若 ,则表明X有降血糖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 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 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 ,对照组l、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__个,有________条染色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__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由________堆叠而成的。若f为高能化合物,则b、c代表的物质名称依次是: 。
(2) h与i反应生成j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j与f、e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
(3) 依据上图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有水分的供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光照、________等。
(4) 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