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下列与碳酸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稳定性介于Na2CO3·10H2O和NaHCO3之间 |
B.“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NaHCO3 |
C.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
D.纯碱有时可代替烧碱使用,比如溶解石英、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等 |
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
B.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a底部有白色沉淀 |
C.盐桥中阳离子向b烧杯方向运动 |
D.铁电极为原电池负极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但是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O2 分子的键角是180°,类推出CS2分子的键角也是180° |
B.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AlCl3制取铝,类推出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MgCl2制取镁 |
C.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D.三氟化硼(BF3)和六氟化氙(XeF6)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
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 |
C.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