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不同。
(3)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敬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实行焉。如左:
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为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驱逐居住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区分省分,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府州县又举议员若干。……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各人权利,必需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邹容《革命军》
(1)根据材料概述邹容的革命主张。
(2)邹容的革命主张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请从材料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
(3)谈谈你对邹容革命主张的理解。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则历史事件?
(2)从图一事件到图二事件期间,中国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历史时期?
(3)图一和图二的史料价值有何不同?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1)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
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
(1)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
(2)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西方“自然力的征服”的标志是什么?
(2)中西文明从1640年到1840年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本质差异?就中国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1840年后,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为改变这种差异,中国社会各阶层作出了哪些努力?
19世纪60年代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某政治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用具体史实说明该政治家对19世纪60年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