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 A.对权力的监控 | B.对君主的制约 | C.突出法治 | D.强调主权在民 |
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走红,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198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表明
| A.人民公社化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 B.左倾错误影响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 |
| C.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局面根本扭转 |
| D.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对医疗的要求 |
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指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作者强调
| A.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 |
| B.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 |
| C.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
| D.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
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
|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
| 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
| 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
“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此事件表明
| A.清政府拒绝进行政治改革 |
| B.革命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 C.民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
| D.立宪派依然抱有政治改革幻想 |
(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见当时
| A.商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 B.官商勾结现象较为普遍 |
| 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 D.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