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体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
A.儒家学派 | B.道家学派 | C.法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 B.曹魏 | C.唐朝 | D.北宋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
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 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
《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 B.井田制 | C.屯田制 | D.授田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