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题。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此曲前八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1)陂:山坡;(2)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1)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注]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名。语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借以形容景象荒凉。
(1)简要说明本诗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2)南宋张九成评颔联两句诗说:“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