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
|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 )
| A.农业合作社 |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观察下图,我国GDP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C.城市化速度加快 | D.改革开放 |
下面左边四幅图片能够反映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历史现象的是 ( )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 B.大力提倡玉米运动 |
| 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 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 |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要在三四年内使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揭示了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
| A.作风专制 | B.局部改良 | C.脱离实际 | D.理论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