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与付出和奉献有关,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材料二  2013年感动中国的广西桂林的小学生何玥,汶川地震时,她把自己的零花钱全捐出去;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生病后,老师和同学给她捐了2000多元,她要求父亲把捐款捐出去。《感动中国》创办以的11年间,评选出100多位这样的“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他们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已经催生了更多共识,凝聚了更多正气,引发了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共振。
(1)上述材料折射出我们应如何认识人的价值?(5分)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感动中国》节目产生的社会影响。(9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一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2)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3)结合(2)中的结论,说明农民如何面对价格涨跌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

2010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其中7月份猪肉价格继6月份短暂回落后再次反弹,指标创今年来新高。食品价格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决定性因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日本地震“冲击波”影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云集北京的中外学者向日本遇难者致哀的同时,也对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各抒己见。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从短期看,地震会令日本经济放缓甚至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中期看,抗震救灾会增加需求,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地震加剧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这对负债水平已经很高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
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观点

材料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1)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材料二:2011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两岸应积极面向未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
(2)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材料三:由国家汉办(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汉字五千年”主题演出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这次“汉字五千年”的巡演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澳大利亚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为加强中澳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谊添砖加瓦。
(3)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澳进行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