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注】①狃:贪。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水的北面
B.处者安于而难出故:故旧
C.舟车冠盖之冲:要塞
D.盖其先君子之也泽:施恩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硕求余文以记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口舌为劳
B.果予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C.古人秉烛游,良有
D.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A.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B.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C.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D.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有人说,苏轼是集儒道思想于一体的文学家。结合本文苏轼的“仕”之思想,谈谈你的看法。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3分)
(2)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3)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延缓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斜体字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辍耕陇上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D.①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②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认为太子也有过错,于是废掉了太子,杀掉了周怀政。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越国以鄙远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④进兵北略地
⑤籍吏名,封府库⑥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充守建康,金人与贼李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判军首领四十余。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飞移屯鄂,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五子:云、雷、霖、震、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徇:“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B.古良将不能过过:超过
C.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梗:阻挠
D,岁暮,狱不成狱:监狱
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岳飞“智勇双全”的一组是 ( )
①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②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③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④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⑤中原地尺寸不可弃⑥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岳飞家世代为农,父亲岳和心地善良,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内黄处决堤溃坝,洪水虽将岳飞连同他的母亲冲走,但未淹死,人们也惊异于此。
B.岳飞年少时很是愿意学习兵法,而且还用心向周同学习射箭的本领。师父周同去世后,岳飞每个月都要祭拜师父两次,岳和认为儿子很是仁义。
C.岳飞在侯兆川与金兵作战的时候,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受多处创伤,打败金兵。可是河北招讨使张所不给军粮,岳飞被迫又投奔了宗泽将军。
D.秦桧十分厌恶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而且把与岳飞姓氏有相同之处的岳州改为纯州,可见一斑。最终朝廷为岳飞洗去冤屈,并封岳飞为“忠烈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译文:
(2)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5分)
译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裴狭字嵩和,河东解人也。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州辟主簿,举秀才。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北周)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以功进爵为侯,邑八百户,拜行台郎中。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盐莱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恚,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侠又撰九世伯祖贞候潜传,以为装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后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名者.成付一通。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清苦若此,竞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总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黄策。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惧有辱先也。翻被嗤笑,知复何言。”伯凤等惭而退。孝闵帝践阼,迁民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乃侠在官,励精发摘,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言隐费钱五百万。侠之肃遏奸伏,皆此类也。初,侠尝遇疾沉顿.大司空字文贵等并来伺候侠。侠所居第屋,不免风霜,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周书·裴侠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
②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
B.①以功进爵为侯,邑八百户
②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C.①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
②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D.①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②贵等还,言之于帝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裴侠“清廉风尚”的一组是()
①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②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
③清苦若此,竟欲何为?
④志在自修,惧有辱先也。
⑤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⑤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裴侠曾因作战勇敢,受到(北周)太祖称赞。任河北郡守,他不按郡中旧制享有特殊的权利,清慎奉公,朝野叹服。
B.裴侠撰写先人裴潜传,想让后人奉行先人那样的清公之风。从弟裴伯凤等对他身为高官生活清苦很不理解,从裴侠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境界。
C.裴侠任民部中大夫时,振作精神揭发究查贪赃枉法的奸吏,致使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畏惧而自首隐瞒占用钱财之事。
D.起先裴侠曾生病很疲惫,大司空宇文贵等人前去探望,看到裴侠的房子很简陋,回来告诉了皇帝引起皇帝同情与关注,改善了他的生活状况。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躬履俭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须身名并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清者莅职之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见称于朝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